番十三:点苍之鹰(十三)-《剑出衡山》
            
            
            
                
    第(2/3)页
    好在有熟人引路,寻到岔道。
    几番周折,总算从山脚上到高坡。
    傍晚时分,异样风光陡然出现在姐弟二人眼前。
    天地像是豁然开朗一般。
    极目远眺,夕阳余晖洒落在草原之上,微风拂过,草浪翻涌,如绿海之波。
    夕阳在绿波之上,荡漾着淡淡的金色涟漪。
    那些喇嘛腰上的弯刀,似乎也更亮了。
    商队又行了几里,靠着河流处停下脚步。
    这里比山下寒凉,尤其是到夜晚。
    几堆篝火升起,看样子不打算走了。
    姑苏姐弟吃着干粮对付了一下。
    他们虽没准备过夜衣物,但各有一身内力,倒是不惧怕夜间寒凉。
    随着星月升起,暮色四合,周遭轮廓朦胧。
    商队的人围成一个圈,单独驻扎在一起,对周围的江湖人极为戒备。
    深夜
    在篝火光芒黯淡时,靠在马边的姑苏姐弟几乎同时睁开眼睛。
    这般时刻没人敢睡死。
    风吹草动,都要留心。
    “嗷呜~~!!”
    深夜中一声狼嚎将许多人惊醒,月光草色之间,有一匹匹灰狼在绿草中穿行。
    它们远远盯着商队。
    但这庞大的队伍,不是狼群能招惹的。
    这些家伙很聪明,除了远远地嚎叫之外,根本不上前骚扰。
    让赵霏与赵玉彦极为意外的是,这一晚只有野狼搅人清梦,各怀心思的众多江湖势力,井水不犯河水,竟没有发生任何争斗。
    “姐姐,我们要离开队伍吗?”
    “不。”
    “跟着”
    翌日,姑苏姐弟就和众多江湖势力一样,依然跟在商队附近。
    这一点极为古怪。
    跟着商队,怎么去寻遗刻?
    商队的商人也极为精明,他们似也知道这些江湖人到盘州草原为了什么。
    于是
    他们放缓脚步,第二日只行几里路寻到一户牧民,收了一些皮草。
    有狐狸的,还有草原灰狼的。
    之后,他们再无动作,又驻扎下来。
    “听说商队的头叫简彦曾,是盘州商会的会长,盘州草原的皮草生意,超过四成都经他的手。”
    “能有这么大的营生,果然不是简单人物。”
    第二天晚上,赵玉彦不由夸赞起来。
    似是因为草原寒凉,赵霏的声音也显得较为清冷:“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做派,商人有商人的生存之道。”
    “简彦曾不敢得罪这些江湖势力,以免招惹祸事,所以不能驱赶他们。”
    “只要拖延步伐,耗上几天,他们一方面失了耐心,另一方面要寻找遗刻,自然就退走了。”
    “如此一来,解决了麻烦,也不直接得罪。”
    这一夜依然平静。
    到了第三天,果然有一部分闲散的江湖人待不住了,离开队伍独自去寻遗刻。
    第一个人离开,本来犹豫不决的人也跟了上去。
    大概离队四十五人。
    看上去不少,但仅是这大队人马中的一成。
    那些带着弯刀的喇嘛,一个也没走。
    一直到第六天,商队还是在耗,但后来的这几天零零散散离开的人,总计只有第三天一天离开的人多。
    “商队有古怪。”
    赵玉彦的目光穿过青青绿草,落在之前与他们说话的中年护卫身上。
    “嗯。”
    赵霏点了点头,她看到一个戴着法帽的喇嘛正在翻自己的包袱,然后对另外一个人叽里呱啦说着什么。
    她运足功力,听到了一点内容。
    可听不懂他们的话。
    忽然,她眼中慧光一闪:
    “要动手了。”
    “姐姐怎知晓?”
    赵霏朝喇嘛的方向示意一眼:“他们人多,带的食物吃尽了。”
    赵玉彦余光朝喇嘛方向瞄去。
    他看到一个领头样貌,长得肥头大耳的喇嘛取下了腰间的弯刀,正在用大拇指摩挲。
    旁边有几人说着什么,这肥头大耳的喇嘛头领轻轻点头。
    忽然
    那屏气凝神的大喇嘛一个抬头,锐利的目光扫向了赵玉彦方向。
    他看到一个少年,正在与一个戴着纱帘的少女说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