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负债-《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页
    与营销网络同步发展的,还有天禾的物流体系。
    河西地区制种企业的平均库存周期长达4个月。
    但天禾投入了巨额资金,初步建立了自有的物流体系,库存周期已经能控制在2个月。
    在陇省本地,天禾采用的是公司-零售商-农户的直销模式,深入各个乡镇,设立了500多个种子零售点。
    种子也由天禾的中央仓库直接配送到销售点。
    而在鲁省、浙省、云省、冀省等重要市场,天禾也设立了分销中心,由分销中心进行配送。
    至于剩下的市场,则暂时是通过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
    就这样,天禾以堂堂正正之势完成了种业的入局。
    有了天禾的强势宣传和让利,
    各地经销商和零售商也敢大量的铺货,各自也有动力去开展种子推销。
    加工包装好的种子,通过中央仓库和分销中心源源不断的发往销售点位。
    鲁省,泉城,圣尼斯种子公司销售办事处。
    办事处经理蒋安带着一众业务员埋头计算了一阵,才吁虚的说着。
    “零售商们甜椒和辣椒种子拿货的量明显减少了。”
    “天禾这波太狠了!”
    “赤红1号和天椒1号种子每包都是20g,刚好一亩的量,零售价分别才19.9元和9.9元每包。”
    蒋安是一位年富力强的男子,闻言也百味陈杂。
    外资种企,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待遇,都要优于国内的企业,其最为仰仗的就是高额的利润。
    圣尼斯的甜椒种子大都都是按粒定价的。
    有些品种甚至能定价0.5元/粒,换算一下就是4万元/斤。
    赤红1号他已经品尝过了,
    那口感丝毫不差。
    19.9元/包的价格在国产种子中都只能算是中上水准,其竞争力是毋庸置疑的。
    蒋安深感今年的业绩好不了。
    京城,南韩世农公司华夏总部。
    金勇顺翘着二郎腿,斩钉截铁的说道。
    “卖种子就是看品种,品种不行,什么广告、促销都没用。”
    “你们认为华夏能培育出什么好辣椒种子吗?”
    “天椒1号在兰市、甘谷和金川的反响很不错。”有华夏的业务员提醒道。
    金勇顺凶狠的瞪了瞪业务员,“在西北适宜,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也适合!”
    “够了!”
    金世民猛拍了拍桌子,发泄着不满,他是世农公司在华夏的总负责人,已经在这里精心耕耘多年。
    对于天禾种业,他早有耳闻。
    却没想到同处一市制种的金勇顺完全不够重视。
    导致在种子销售旺季还没到来,世农公司就已经处处落在了下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