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卖断货-《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页
    天禾在全国有超过600个点位,布局在主要的玉米产区,适时组织现场展销会。
    这种后世极为普遍的营销模式,在这个时代却代表着创新。
    就像农民喜欢尝试新品种样,
    这种深度的技术服务模式也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从播种、管理、收获,全程跟踪服务,良法跟着良种,服务全程到位。
    现场比较,让农民亲身感受到品种优势,增加反馈行为。
    同时通过现场会,又能为农民提供施肥、防止病虫害知识和技术。
    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产品终端的消费者,也就控制了市场的话语权。
    ……
    酒香不怕巷子深。
    何况天玉1号在传统宣传渠道上也未落后,电视、报纸、碟片、横幅等,应有尽有。
    播种季的到来,彻底的点燃了种子市场。
    各路品种纷纷亮招。
    郑单958依然响亮,‘懒玉米’声名在外,产量也不差。
    配以德农公司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营销网络,实惠的价格,让其依然备受追捧。
    但除了风光无限的郑单958,
    天玉1号也惊掉了很多人的眼球!
    在一片质疑和贬损声中,天玉1号,火了!
    各地的展销会上,种子一到,就立马会被一抢而空。
    农民点名找经销商要买天玉牌种子,营销高峰时甚至排起了长队。
    更有甚者,直接卖断了货。
    鲁省,荣华公司下属的门市。
    “没了,一点也没了。”
    农户手中递出的钱仍不愿收回,“下半年总该有了吧,我先把定金给了。”
    “啊,还能这样?”
    “一看你就是新入行的,当年我抢郑单958就是这么干的。”
    他的种植面积大,有几百亩,就因为一时的犹豫,种子就断货了。
    沙洲种业。
    谢方林也在随时关注着先玉335的销售数据。
    虽是第一年上市,先玉335也不缺乏拥护者。
    预计今年的推广面积有30万亩,种子销量过100万斤,超3000万的营收。
    利润率奇高,高达50%以上。
    只是谢方林每到一处,都能感觉到天玉1号的火爆场景。
    让他寝食难安。
    玉米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搅动着许多人和部门的神经。
    农业部也是如此,
    各地的数据向京城集聚。
    一份份榜单传入了各路大佬的耳中。
    郑单958市场占有率超30%,销售种子1.2亿斤,销售额4.5亿。
    “嗯,还行,不错。”
    天玉1号,推广面积1100万亩,销售种子0.4亿斤,销售额14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