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八方楼-《我在聊斋寻长生》
            
            
            
                
    第(1/3)页
    滇南是什么情况他算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百姓虽然说不上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也绝对称不上是安居乐业。
    镇南王或许有雄心壮志,但是治理朝政的水平需要提高。
    “接下来有什么想法,想要做些什么?”
    “我就觉得很乱,想要找个地方静一静。”詹无双如实道。
    “你可以在这呆上几天。”
    “这,多谢先生。”詹无双听后欣喜道。
    他来着里纯粹是为了感谢王哲的救命之恩,能让他们父子再次相见。
    没想到王哲居然肯让他在这里呆两天,他自然是求之不得。
    “对了,先生,我在上山之前听到了一些关于秦川的传言,说在这里有一位人仙,手中掌握着天下至宝禹王鼎。
    我觉得他们说的就是先生您。”
    他在来之前之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一是为了寻找那三粒莲子,另外一件事就是因为听到了关于秦川的传闻。
    专门去打探了一番。
    “前些日子山里的确是来了不少人。这两天安静了不少。”
    听了这句话,詹无双突然想到了山下的那些坟堆。
    是上次自己走的太匆匆没有细看,还是最近才增加的?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位人仙的墓。
    “先生,刚刚我上山的时候看到下面有一些坟堆。”
    “有些不该来的人来了,就留下了。”王哲平静道。
    嘶,詹无双听后深吸了口气。
    “这,这”
    那其中可有一位人仙,眼前这位能斩人仙,他已经强到何等的境界?
    良久的沉默,
    “这里有本经书,可以助你平静心神。”王哲将一本《清静经》递给了詹无双。
    “多谢先生。”詹无双急忙双手接过来。
    王哲进了山洞,留着他一个人在外面。
    一旁来福直勾勾的盯着他。
    “你,伱有什么事情吗?”詹无双试探着问道。
    来福摇了摇头。转身来到了那棵山桃树下趴下,闭上眼睛打起盹来。
    就这样,詹无双就在这山上呆了下来。
    每天就是诵读经书,修行,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山洞外,
    “先生?”
    “进来说话。”
    “先生,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
    王哲听后收起手中的经书望着詹无双,等他开口说话。
    这几日詹无双每天诵经,心没怎么静下来,想的是反倒是更多了。
    他想到了自己过往,自己作为八方神将也曾经四处征战,手上沾染了不少的鲜血。
    他杀的有妖魔,有恶人,还有叛军,他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
    保家卫国,守护太平?
    有些是,有些不是,更多的是为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
    忠君爱国,忠君在前。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
    现在想来,自己不过是一枚棋子,被萧广利用的棋子,用完便丢弃了。
    不只是他,那些藩王、朝中的大臣、百骑司、乃至天下的百姓,都是他手中的棋子,
    没人愿意被当成棋子,
    “先生,世事如棋,我们是不是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棋子,那下棋的人是谁呢?”
    “就像我,以前下棋的人是萧广,我不过是被他利用。”
    “那现在呢?”王哲接着问道。
    “不知道。”詹无双摇了摇头。
    “你的这个说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人这一生就好画好的棋盘,走走停停,总在这方框之中,好似樊笼。
    修士,求逍遥,求超脱,就是跳出樊笼。”
    “但是有些东西是我们自己设下的,求权,求名,求利,你想要的越多,陷进去的便越深。
    要想得到,必先付出,百姓求得不过是居有其所,吃饱穿暖,他们付出的是辛勤的劳作。
    手掌天下权,这是大气运,大责任,他需要付出的更多。
    还想长生不死,执念太深,这是入了魔,没有底线,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必然遭受极大的反噬。”
    王哲喝了一口茶。
    “请问先生,如何跳出樊笼,人仙是否已经跳出了樊笼?”
    “手中的权多大的才算是大,修为多高才算是高,得问你自己,人仙也不得长生,不过寿几百载。
    心若宽了,樊笼自少。”
    少了并没有完全消除。
    这些日子在山中,王哲也悟出了不少的道理。
    “先生,我想改变这天下。”
    “为了报仇?”
    “不全是,报仇,赎罪,也想为这天下做点什么。”詹无双如实道。
    他想报仇,若是这点心思也没有,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
    另外,他也看到了百姓的苦,天下动乱,最受苦的其实还是百姓,他是真的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什么。
    这世间总有一些人心怀侠义心肠。
    叶知秋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