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大明1624》


    第(2/3)页

    “闭关锁国,拒敌于国门之外,乃是上上之选。”韩爌建议道。

    “闭关锁国有用吗?你们看建虏就知道,整个辽东民不聊生,西洋人会成为第二个建虏或者倭寇,朕要做的不是拒敌于国门之外,而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将战火烧到其他国家。”朱由校说道。

    “陛下,准备让何人出使荷兰?”朱由校的话,韩爌并不十分认同,但他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争了。他虽然觉得现在的皇上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但却有些贪功冒进,一旦决定的事情外人很难更改,非要吃了苦头才知道厉害。

    在皇权与相权相争上,朱由校有了妥协,他现在将许多民间事务,甚至包括官吏任命上的决策权都下放给了内阁,内阁的票拟只要不与朱由校的决策冲突,在司礼监都会通过。但朱由校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内阁也无权干涉,相权这时候也必须做出妥协。

    韩爌在权衡皇权与相权冲突时,也在极力地把握好分寸,他隐约地觉得当时朱由校和叶向高的那番对话很有可能会实现。

    “诸位大臣,此番出使荷兰,你们觉得应以以何人为首?”朱由校问道。

    “此番出使荷兰,路途遥远,所选之人必须得慎重,陛下心中可有合适人选?”韩爌知道朱由校是最了解西洋的人,既然这件事情是朱由校提出来的,在心中应该早已有合适的人选。

    “朕心中到有一合适人选,你们觉得兵部职方主事孙元化如何?”朱由校问道。孙元化是基督教徒,师从徐光启,对西方人并不歧视。

    “臣无异议。”韩爌回答道。

    “臣等也无异议。”其余的人都回答道。这个时候在中国的人心中,外国都是蛮夷之地,出使外国在国人的心中可不是什么美差,愿意出的人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既然诸位都无异议,那就这么决定了,出使荷兰,代表了我大明帝国,身份不能太低,孙元化作为大使,这个大使就定在正三品吧。”朱由校说道。

    对于这个提议,大家也都没意见,在大家心中,这是要孙元化去受苦的,总得给孙元化一点甜头。

    至于孙元化的随行人员,朱由校决定由孙元化自己确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