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严肃的话题-《大明1624》


    第(2/3)页

    玛丽亚想了想,说道:“我回去试试,不知道能不能行?”

    ……

    九月十五日,朱由校亲率五万御林军在京师誓师北伐。誓师完毕,卢象生率一万骑兵为先锋立刻出发,这一万骑兵由三千翼骑兵和七千龙骑兵组成,翼骑兵是朱由校针对后金骑兵组建的一支骑兵,由精于骑术的士兵组成,翼骑兵既是重骑兵又是轻骑兵,穿四分之三甲,马匹并不披甲,可以根据战场优势选择多种战术。

    熊廷弼率三万步兵为中军紧随卢象生之后,朱由校率一万步兵为后军最后出发。而粮草调度归于大都督府和户部。朱由校原本是想坐阵中军的,众人都怕朱由校脑袋发热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原本朱由校随军出征的事,朝廷上下,宫内宫外都是反对的,但是在朱由校坚持下,双方都各自做出让步。朱由校保证在战役结束之前,只留守山海关才使得朱由校勉强成行。

    九月二十五日,毛文龙率一万大军在旅顺口登陆,汇合驻守在金州卫的黄龙所率一万大军之后,二万兵马直取盖州。皇太极重兵屯于辽河之东,以防备从关宁锦防线来的大军,根本没有料到从海上来的明军。

    十月初一,朱由校按时抵达了山海关。孙承宗此时正在山海关等着朱由校。原本孙承宗是要去宁远坐阵前线指挥的,但朱由校的到来,使得孙承宗只得将指挥权交给了熊廷弼。这一切都是为不让朱由校上前线而不得不为之的事情,在整个辽东,也只有孙承宗能稍微能压制得朱由校。

    当然此次北伐的战略都已经制定好了,现在看的就是临场的指挥了,在临场指挥上,熊廷弼也算是身经百战,甚至参加过的战役比孙承宗还多,在这方面并不弱于孙承宗。

    “卢象生率领的大军已经到哪里了?”朱由校一到山海关首先关心的就是战事。

    “卢象生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抵达锦州,他将会和锦州的两万大军作为先锋。”孙承宗说道。

    “熊廷弼呢?”朱由校问道。

    “熊都督的大军不日将会抵达宁远,他在汇合宁远的三万大军之后,立刻开拔前往锦州。”孙承宗解释道。

    ……

    朱由校将目前战局情况大致了解了一遍之后,才回到住处。

    “皇上,赶了十几天路,您早点休息吧。”范慧妃轻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