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贵族院-《大明1624》


    第(2/3)页

    “臣也以为现在不是税改的时机,军改已经让民心浮动,去年漕工闹事便可以说明问题,要使民心安稳非得三五时间不可,而此时再上马税改,势必会让局势混乱。”孙承宗反对道。

    “朕以为贵族院自成立以来,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责任,朕决定以后内阁成员由朕提名,贵族院决定七名内阁人选,三年之后,将在贵族院举行第一次内阁票选,以后五年举行一次,内阁成员可以连任一次,如遇临时情况需更换内阁成员,依然由朕提名,贵族院票选。”朱由校突然说道。

    “陛下为何突然做出此决定?”孙承宗惊讶地问道。当然在场惊讶的人不止是孙承宗,而是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的惊讶,朱由校的这项决定绝对是颠覆性的,让所有人一时都难以接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朕以为内阁成员挑选,不能由朕一个人决定,也不能由朝廷官员自己决定,而是应该由置身事外的贵族院来挑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嘛。”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内阁之事理该如此!”周应秋赞成道。

    “朕已经给了内阁和贵族院三年的时间来调整适应此条新政,天启十五年三月份便要执行,另外河道总督一职由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张延登出任,负责黄河的治理。”朱由校说道。

    ……

    对于朱由校关于内阁的决定,朝野也是议论纷纷。朝会之后,孙承宗特意约上韩爌、郭允厚两人商议今天之事。

    “我以为陛下要推行新政,而内阁一直持反对态度,陛下才出自下策。”韩爌觉得朱由校这条政策就是针对他的。

    “可是内阁成员一直都是由陛下钦定的,现在转由陛下提名,贵族院票选,陛下此举实际上还分权了。”郭允厚说道。

    “陛下此举实在是让人看不懂,我才叫两位一起前来商议此事,我原本以为贵族院只是陛下在推行新政之时,为了减轻阻力而设置闲职,但没想到转眼间,贵族院却是拥有了实权。”孙承宗说道。

    “此举有利有弊,但就目前来看,弊是大于利的,陛下想借此机会调整内阁,换一批周应秋之流,朝廷正义之士恐怕再无出头之日了。”韩爌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