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真正的原因-《大明1624》
第(2/3)页
但冷洲的移民问题也让朱由校意识到,他留下后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朱由校如果现在跟帝国的人说,“西波尔地下埋藏了巨大的财富,我们移民去西波尔吧!”朱由校相信会被帝国百姓的口水给淹死,十个人有九个人会以为朱由校当皇帝当傻了。
整个帝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像朱由校这样对土地极度渴望的人少之又少,大明曾经可以说拥有大半个南洋,大明说不要就不要了,在明清时期,曾经在南洋有好几个国家请求加入中国,中国却是不屑一顾,缅甸在清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回到了中国,清朝统治者大手一挥,“朕送给你们了。”
直到后世,中国寸土必争,民众才有了领土扩展的思想,只是这个时候,整个世界都定型了,你已经没地方扩展了。朱由校要改变整个帝国的思想,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俄国人对领土的渴望仿佛已经融入血液之中,整整四百年来从来没有断过,也使得他们的领土在四百年之内扩展了四百倍。
要改变帝国的思想,不但要从文化思想上改变,而且还必须让帝国上下都能从领土扩展中得到好处。朱由校在内蒙古策略是成功的,毛纺织业的发展给帝国上下都带来巨大的利润,帝国的商人和资本都开始涌入内蒙古。有些商人甚至开始跟远在西西伯利亚的俄国人建立了商业联系。
现在在帝国有些商人已经能理解朱由校的领土扩展战略了,但是这群人影响力太小了,他们在帝国根本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准备好笔墨,朕有些东西要写下来。”朱由校说道。
“诺。”
“皇上,时辰不早了,早些歇息,明日再写吧。”范慧妃轻声说道。
“朕马上就好了,明日写可能就不记得了。”朱由校说道。
“皇上,妾给你磨墨。”范慧妃说道。
朱由校提笔写道:“第一个五年计划……”
朱由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写写划划写了到子时才写完,但依然只能说写得非常的粗糙,毕竟是他一个人写的,他只提了目标,具体的实施步骤并没有提,他决定交给相应的部门来将这些目标详细化。
“这一份交给大都督府及各都督府,提督及以上的将领才能查阅,泄露者一律罪同谋反。”朱由校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