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顾媚的毛纺策略-《大明1624》
            
            
            
                
    第(1/3)页
    “三部是否有招降的可能?我军不同于游牧部落,只要发动就需要大量的钱钞支援。”朱由校问道。
    “喀喇沁部首领苏布姓兀良哈,与帝国往来最多,可以一试,但奈曼部的首领衮楚克和扎鲁特部的内齐与帝国结怨颇深,恐有难度。”陈四回答道。
    “先对三部进行劝降,如果愿意归降帝国,朕可以网开一面,如果他拒绝,就立刻发兵讨伐,在第二次北伐后金之前,朕要求大军控制的范围更北更远,这样才能防止后金战败后西窜。”朱由校说道。
    “诺。”
    “对阿瓦的战略布置得如何了?”朱由校问道。
    “成都都督府距离京师太过遥远,暂时还收到回复,但据臣推测,东吁王朝的他隆王极有可能会再次遣使朝贡,希望与帝国重修于好。”熊廷弼回到道。
    “不可能的,东吁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那有这样的事情,前次他隆王遣使朝贡朕没有同意,这次朕也不会同意,除非他隆王在五年之内愿意赔偿帝国一千万石粮食,否则的话,一切面谈。”朱由校冷声说道。
    “臣明白了。臣会再次催促秦良玉秦都督的。”熊廷弼说道。朱由校这个要求实在是太过苛刻了,熊廷弼认为东吁的他隆王是不可能答应的。
    ……
    顾媚在京师待了一个多月之后,便跟随玛塔去了一趟内蒙古藩司。玛塔这次是真的要嫁人了,经过小小的撮合,玛塔决定嫁给在中国经商的英国商人爱德华。顾媚要趁着玛塔嫁人之前,将整个工作全部理顺。
    玛塔嫁人之后,玛塔将会和爱德华在大明定居,并且在大明投资兴建自己的毛纺厂。玛塔在大明待了这么多年,而且在帮助朱由校做事的期间,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网络。爱德华也非常赞成这个决定,在大明生产毛纺制品,成本比在英国本土低得多,在大明生产出来的毛纺制品不但可以直接销售给大明的百姓,甚至还能远销到大明周边的国家,这比以前的销售模式利润要高得多。
    从内蒙古藩司一回来,顾媚便找到朱由校,商议毛纺厂的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