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谈-《大明1624》


    第(1/3)页

    莫罗佐夫率领的俄国使团在四月份也抵达了京师。而代表帝国谈判的一方,是由洪承畴与孙传庭两人为首的代表团。

    双方一开始分歧非常大,谈判毫无进展。帝国方面要求俄国退到鄂毕河以西,承认帝国对鄂毕河以东广大领土的统治权,而俄国方面要求帝国退回到叶尼塞河以东,归还帝国新占领的曼加泽亚和托木斯克等地区。

    “现在俄国人和帝国都需要和谈来结束这场战争,但是帝国已经吃进去了就绝不会再吐出来,虽然帝国希望和俄国人达成五到十年的和平协议,但如果俄国人不肯妥协,朕不介意和俄国人继续耗下去。”朱由校强调道。

    “陛下,根据东厂的线报,俄国人现在的情况比帝国更为困难,据说去年的盐商暴乱,就是因新的盐税法令导致的,而这新的盐税法令就是那位俄国使团的大使莫罗佐夫提出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税收,增加俄国的国库收入。”陈四道。

    “朕认为帝国应该增派在鄂毕河一带的兵力,给俄国人更大的压力。”朱由校建议道。

    “现在补给是最大的问题,帝国在鄂毕河一带驻扎有五万大军,这几乎已经到了极限,这五万大军的消耗堪比整个沈阳都督府大军的消耗。”孙传庭回应道。

    “屯田,我军是否可以在鄂毕河一带实行军屯?”朱由校问道。

    “托木斯克周边有大量的耕地,但如果帝国无法与俄国人达成和平协议,军屯的困难是很大的。而曼加泽亚的屯田难度则更大,就算屯田也很难解决军队所需。”洪承畴答道。

    “曼加泽亚的问题好解决,曼加泽亚一直西北亚的贸易重点,朕决定大力发展曼加泽亚的商贸,一旦商贸发展起来了,粮食问题自然就能轻易解决,你们不要低估了商人的本事,如果有利可图,商人能将粮食送到任何地方。”朱由校道。

    “的确,如果无法达成和平协议,商人是不可能去曼加泽亚的。”孙传庭提醒道。

    “朕可以做出一点让步,以万历二十六年的俄国人实际控制的区域为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