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税收问题-《大明1624》
第(3/3)页
“慈焾的建议很好,这个事情朕可以考虑。说到国库收入,朕就不得不问一句,帝国每年近十亿两的财政收入相比以前来说,高了数十倍,而且帝国田赋却是有史以来最低的水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帝国现在税收都来源于商税和工业税,而以往帝国税收都来源于田赋,重农抑商才会出现这样的窘况。”朱慈炅道。
“臣听商人曾言,帝国所产丝绸运到巴达维亚,价格就翻了一倍,如果运到西洋,价格已经在五倍之上,这中间有巨额的利润都被商人所得,而百姓每年种田所得却还不及万分之一。”朱慈炫终于能说一句了。
“朕听闻一衣带水的东瀛,一年国库收入也有一两千万两,东瀛比起帝国,无论面积人口,还是工商业都不如帝国,如果换算下来,帝国一年国库收入要达到十五亿到二十亿两银元才是合理的范围。以前说重农抑商,实际上商业的利润都被官僚和商人们拿去了,朝廷连千分之一都没拿到,帝国有难的时候,他们只顾自己,根本不会顾及朝廷的死活,所以工商业要发展,但是该收的税绝不能少,朕在退位之前,会再次加税,将税收加到十税一。”
“父皇在《经济学》一书中假设过上十种税种,为何不去尝试?”朱慈焾好奇地问道。
“你也知道是假设,就表明现在并不适合执行,这里面牵涉到的东西太多,但总有一天会是适合执行的时候,在征税一事上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的话,无异于是杀鸡取卵。”朱由校强调道。
……
二月,九州对幕府发动最后一战。此战九州调动了十万大军,由郑成功为统帅,郑芝虎、郑芝豹两人为副帅。而幕府这边以保科正之为统帅,酒井忠胜为副帅领兵七万。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