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大明1624》


    第(2/3)页

    “诺。末将一定会将托博尔斯克的俄军拖在此地。”

    ……

    秋明城建于1586年,其名称来源于蒙古语,意思是“万人之城”,其地位远不如后世,在后世,秋明是俄罗斯乌拉尔河以东的第一大城市,更是被称为“石油之都”。

    对于明军主动进攻秋明,秋明的俄军也做出了回应。秋明现在有超过三万的俄军,其中有一半是哥萨克骑兵。这就使得秋明的俄军决定主动迎击祖大寿的明军。

    七月三日,图拉河畔。

    祖大寿率领的明军与秋明的俄军一早便在此摆开了阵型,这是一场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决战。明军获胜,明军便可以长驱直入,将战线一直推到喀山附近,而俄军获胜,明军将不得不退回停战协定规定区域之内,更是意味着明军将在数年甚至上十年之内将无法对西波尔的俄军发起攻击。

    俄军的哥萨克骑兵从来都是战场上最拉风的,唯一能与之相比的可能就是翼骑兵,但现在明军只在京师都督府还保留了一支五千人的翼骑兵,但这支翼骑兵的观赏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实战意义了。翼骑兵的耗费太大,是朱由校取消翼骑兵的根本原因。

    曾经波兰人就是依靠翼骑兵击败哥萨克骑兵的,但是最后波兰人还是没有耗过哥萨克骑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波兰人训练翼骑兵不但需要钱,还需要时间,而哥萨克骑兵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长大了就是一名合格的骑兵,而且轻骑兵的消耗远远小于重骑兵。

    而火器的出现,又使得训练出一名合格的士兵时间大大缩短,训练一名合格弓箭手的时间数倍于训练一名合格火枪手的时间。这也是火器出现之后,虽然射程和威力跟弓箭十分接近却迅速取代弓箭的原因。

    这也是朱由校深知哥萨克骑兵的厉害,却没有重新组建翼骑兵的原因。

    战场上哥萨克骑兵来去如风,在俄军步兵配合下,不停地骚扰明军的步兵方阵,试图扰乱明军的步兵方阵。而祖大寿在第一天完全是试探性的,他以防守为主。他在出战之前就被朱由校叮嘱过,一定要注意俄军的哥萨克骑兵。高甲虽遭遇过哥萨克骑兵,但当时的哥萨克数量不过两三千人而已,不像现在有一万五千余哥萨克骑兵。

    俄军的第一天攻击也是试探性的,他们在接连失利的情况下,对明军非常忌惮,他们也不敢一开始就孤注一掷,他们也想找出明军的弱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