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剑指(10)-《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第(2/3)页

    这样一来车长既要当炮手也要自己装填弹药,还要指挥坦克,而且这个成品没有考虑到无线电的位置,驾驶员除了开坦克连机枪都无法操控,因为机枪也在炮塔里边。

    这样一来车长可忙得要死,驾驶员基本帮不了车长什么忙,而且因为使用雷诺坦克的原因,西澳的坦克成员职位基本都是反过来的。

    虽然福克斯原本没再打算干扰进程,可这成品也太扯了吧,福克斯还是继续插手了,在一番意见交换以后,一号拖拉机变回了驾驶员是车长,并且可以操控机枪;炮手可以装填弹药和开炮,并拥有和车长同样多的观察口弹药也相应增加,作为交换,这批运去东印度的一号拖拉机炮塔并不可以转动,是为固定炮塔。

    这批被运到东印度的拖拉机一共有36辆,运抵巴达维亚城南南郊的农场之时,才发现其中有两辆出现了锈蚀的情况。

    初步推断是包装没有包装严密,海水的高盐高湿环境对其产生了污染,也侧面显示了西澳目前生产的装甲质量还需要加强,那肯定要加强啊,短短几日的海水水汽就能让其生锈,要是真在热带雨林待个一年半载还不全都废了。

    为了确保安全,这两辆坦克的拖拉机车体就先被放到一旁,简杜杰把目光放在了其他的34辆车体上。

    由于时间仓促,也是急于打东印度政府一个措手不及,简杜杰根据已经到来的坦克车组乘员的建议,在日出之前打算先弄出4辆基本,8辆最好,12辆最完美的配置来进行组装。

    在剩余看上去完好的拖拉机车体内挑出状态最好的一批,马上开工,他们也会来帮忙,争取获得最大的初次出击数量。

    至于剩余的坦克则在后面当做补充力量,不需要都投入战场,因为他们得知简杜杰组织的首次行动只有4000人不到,而且绝大部分是土着人,他们觉得并不足以照顾所有的坦克。

    这批坦克经过福克斯千叮咛万嘱咐,万万不可以随意丢弃在战场之上的,哪怕被击毁也要尽量带部分残骸碎片回来,他可不想落人口实。

    这个看上去像是拖拉机的坦克要是被东印度殖民地政府的人获得,就算他们推敲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会上交国际联盟,到时候英法等过过来研究难免会瞧出点苗头来,英法能成为列强,怎么可能都是白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