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肌肤之亲-《李唐之杨铭天下》


    第(1/3)页

    渭水水位降低,水流速度缓慢。

    由于杨铭不在生产水泥,朝廷是从长安周边的工坊买进的水泥。杨铭还是提前和杨钊打过招呼,使用水泥前先检验每个批次的水泥质量如何。

    如此之下,杨钊反而利用质量做理由。大肆收受贿赂,水泥的质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但一般人看不出来,一些言官看到这工程的浩大,还不禁吟诗几首。

    杨铭有点看不下去了,但他也没办法管杨钊做的事情。这利国利民的项目,不知道能撑几时。

    从京畿道征发来的百姓,背着箩筐到骊山和华山取石料运往河堤岸边,再由工匠进行修造。

    从九月初一直修建到年底,也只是从长安处修道黄河的入口口。

    中间的取水口,灌胶口都留有,预计要在来年的雨季前修好渭水的支流和人工河道。

    杨铭有几次看着这浩大的工程,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辛劳。掌权者可以驱使劳动人民进行体力劳动,也多亏唐朝的赋税制度。

    这种工程要是搁在现代,每个几千万资金休想开工。

    最后来年修筑还时,经户部计算耗费水泥八百万石。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共花费了五万贯,属于当年的一大工程。

    再说回杨铭这边,九月底第一条铁路开通。杨铭只身前往渭南观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铁路线路倒是按照他说说的而来,可这两轨之间的距离属实有点大。

    比前世杨铭所知的铁轨间距要宽了一米左右,而在铁轨上的火车。不,是畜力车。两头大马拉着一节装满石炭的斗车前进,铁轨间的石子间隙都铺上了一层土。

    整个火车变成了畜力铁轨车,十多辆斗车来往于两地之间。

    “修兰呢”杨铭来了以后就找修兰。

    “修东家正在渭南城内,一会就过来了”柳芒直接回道。

    “你们这车就没改进一下?”

    “啊,这就是最快的运算方式了。五郎,你别说有了铁轨后运输货物真方便。马车拉的多,还快”柳芒还傻不拉几的夸赞道。

    “你建造这钢轨的费用有多少,要是造钢轨的钱造刀你觉得能赚多少”

    柳芒一下就被问的哑口无言,但随后哭丧着脸说,“五郎,这也是你的注意啊。我也想造刀兵的”

    杨铭一听上来就踹了柳芒一脚,“真的是无法无天了,把打造车的人明天给我叫过来”

    杨铭在渭南住了一晚,刚刚过了十月初,就冷了一些。住贯了暖被窝,在外住宿真的睡不着。

    不仅冷,而且床铺还硬。修兰买了三床鹅毛褥子铺在床上,杨铭才感觉好一些。

    夜晚寒气袭人,修兰直接来了杨铭的房间。大冷天的杨铭被子都不敢出,修兰给杨铭端来了甜米粥和热水。

    杨铭也没客气,吃着甜粥,洗着热水脚。

    “这天真冷啊,你还是跟我回去吧”杨铭直接说道,“反正这边也不怎么需要你看着了,交给信赖的人就好”

    “是,主子。主子几年前天气更加寒冷,长安外有些百姓挨不过冬日,一家老小就被冻死在家里”修兰小声的说着。

    “我阿爷冬日到山里砍柴,遇到了猛兽。腿受着伤带着柴回到家,家里这才暖和了一些。后来因为寒冷和上,阿爷的腿落下了病根,阿爷一到冷天就疼的厉害。后来家里实在是太过穷了,就把我卖到了杨家做女婢“

    杨铭听着修兰讲着她的故事。

    “杨家待我不薄,吃穿满足。我就成了服侍杨大爷的婢女,杨大爷看我年纪小多有照顾。去年的时候,我听闻家中的地已经变卖,我阿爷劳累过度已经去了,阿娘沦落成地主家的奴仆,我很感谢杨家,至少我活了下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