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六章 生产过剩-《大明1624》


    第(1/3)页

    “可是这跟生丝和丝绸价格有什么关系?”张嫣好奇地问道。

    “当然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生丝和丝绸的价格上涨,意味着利润在增加,这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行业,也会使得帝国的生丝和丝绸产量在持续上涨,而全世界在遭受灾害,他们在遭灾之后,第一个需要的是吃的,而不是丝绸,他们会倾其所有先保证吃饱,对丝绸的需求肯定就会下滑,一进一出,五年之后,生丝和丝绸的价格会暴跌,帝国无数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一夜之间就会破产,沦为乞丐。这就叫生产过剩。”朱由校解释道。

    “虽然妾听不懂,但是陛下既然能看到五年之后的情况,妾相信陛下一定会有办法解决的。”张嫣说道。

    “说实话,朕一时还真想不到办法来解决这个危机。”朱由校说道。

    “禁止百姓将农田转成桑田也不行吗?”张嫣问道。

    “这倒是一个办法,还有朕将全面禁止帝国银行给丝绸相关产业的贷款。”朱由校想了想说道。这是目前朱由校仅仅能想到两个办法。

    “陛下,烟以后还是要少抽。”张嫣轻声劝说道。

    “朕会注意的。”朱由校点点头。

    ……

    朱由校知道禁止百姓将农田转成桑田这件事情要立刻做,稍一迟疑可能就晚了。在嘉靖年间,曾经实行过“改稻为桑”的政策,只是当时是自上而下地强迫百姓实行这个政策,导致民怨沸腾,但是这次却是市场这种无形的手去调控的,朱由校想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陛下,现在生丝和丝绸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且今日的‘改稻为桑’已经不同于嘉靖年间的‘改稻为桑’了,这次是民间百姓自发自愿的,况且丝绸的收益的确能增加国库收入。”郭允厚第一个反对道。
    第(1/3)页